首页

中国女王调教网站

时间:2025-05-23 10:47:35 作者:生态监测报告显示:海口两大国家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稳中有升 浏览量:54871

    中国驻菲律宾使馆发言人就4月30日菲方船只非法侵闯黄岩岛答记者问

  问:菲律宾外交部发表声明称,中国海警4月30日在黄岩岛海域采取危险动作,拦截和骚扰执行例行人道主义任务的菲海警和渔业水产资源局船只。菲外交部已就此向中方提出交涉,要求中方船只立即离开黄岩岛及其附近海域。使馆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答: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黄岩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4月30日,菲方海警船和公务船未经中方同意侵闯黄岩岛海域,严重侵犯中方主权。中国海警被迫依法采取必要措施,驱离菲方船只,现场操作专业规范、正当合法。中方已就此在北京和马尼拉分别向菲方提出严正交涉,要求菲方立即停止侵权挑衅。

  问:菲律宾国家安全委员会4月30日发布声明称,中方阻碍菲方在菲渔民的渔场向菲渔民提供人道主义援助,这对菲渔民来说是悲伤的一天。使馆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答:4月30日发生的事件无关菲渔民捕鱼问题。2016年中菲达成临时特殊安排以来,菲渔民在黄岩岛特定海域捕鱼不存在任何问题。菲现政府打着帮助菲渔民的幌子,把他们推到海上争议前沿,推进自己的政治议程,这才令人悲伤。

    问:5月1日,菲律宾海警“西菲律宾海”发言人塔里埃拉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自从菲本届政府上台后,菲方在黄岩岛已经越过红线。菲上届政府期间,菲政府船只从未进入黄岩岛12海里海域,但菲本届政府已经越过这条红线。使馆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答:正如菲海警这位发言人所言,菲方在黄岩岛问题上确实越过了红线。2016年,中方作出临时特殊安排,菲方小型渔船可以在黄岩岛特定海域捕鱼,但不得进入潟湖,菲方军警舰机和公务船机不得进入黄岩岛12海里海空域。过去7年多,菲方遵守上述约定,菲渔民在黄岩岛特定海域捕鱼不存在任何问题。但菲现政府单方面破坏了有关安排,多次派海警和公务船只侵闯黄岩岛12海里海域,并且利用菲渔船来推进自己的政治议程。菲海警这位发言人的话也透露了菲方在黄岩岛问题上越过红线的事实。因此,中方不得不采取必要措施维护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不止黄岩岛,菲方近期在仁爱礁等问题上也一再违背承诺,单方面抛弃双方已经达成的协定、谅解和安排。这是过去一年中菲海上争端不断的根本原因。

  问:4月30日黄岩岛事件发生后,多个国家驻菲律宾使馆或大使发表声明,对此表达关切。菲方称,这再次体现了国际社会对菲广泛支持。使馆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答:过去一年来,每次中菲发生海上事件,都有同一拨国家发表声明。有关声明不问事实,只讲立场。全世界有近200个国家,他们代表不了国际社会。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国务院报告:截至2023年底中国托育服务全职从业人员约112.4万人

报道称,对于含红曲保健品的问题成分,该公司透露已向政府和研究机构报告称有可能受到了青霉产生的天然化合物“软毛青霉酸”的影响。今后将与相关部门和研究机构合作,加紧锁定原因物质。

监事长拟任总经理!万亿级保险集团最新人事动向

宋赛表示,玛霍索综合医院项目是意义非凡的民生工程,由老中两党两国最高领导人共同奠基,对于老挝进一步改善医疗条件、保障人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老中传统友谊与合作的标志性项目。老方感谢中方长期以来对老挝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力支持和改善民生的宝贵帮助,愿与中方携手加强全方位合作,推动老中命运共同体建设取得更多丰硕成果。

非法收受财物2.2亿余元 骆玉林受贿、内幕交易案一审开庭

据7月26日《北京青年报》报道,一些商家在网络商城上销售《员工自愿自行缴纳社保协议书》或类似的承诺书、申请书,声称公司和员工签署后可以不用公司为员工缴纳社保,而且约定了员工签署协议书后不得向企业索赔等条款。有商家称,此类协议书只要公司与员工签字盖章,就有法律保护。律师表示,企业为劳动者缴纳社保是法定的、强制性的义务,不能通过签署此类协议书等方式逃避。

今明天北京晴晒为主最高气温34℃ 傍晚山区需防雷阵雨

香港10月3日电 (记者 戴梦岚)香港民主建港协进联盟(简称民建联)人大政协办事处(下称“办事处”)3日举行记者会介绍称,自办事处2月12日成立至9月15日,共接受23232宗香港市民内地事务查询和求助个案。

从山头到舌尖“次晨达” 快递服务现代农业加速发展

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阶段依法告知了被告人唐双宁享有的诉讼权利,并讯问了被告人,听取了辩护人的意见。检察机关起诉指控:唐双宁利用担任中国人民银行银行监管一司司长职务上的便利,将其保管、使用的公共财物据为己有,数额特别巨大;唐双宁利用担任中国人民银行银行监管一司司长,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席,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光大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等职务上的便利,在职务调整、贷款获取等事项上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依法应当以贪污罪、受贿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